醫療常識★必看!醫院不願說的大秘密:抗生素每年帶走八萬人命,您的分享或許會挽救一條生命!

抗生素每年帶走八萬人生命! ! !
 必看!醫院不願說的大秘密:抗生素每年帶走八萬人命,您的分享或許會挽救一條生命!

抗生素每年帶走多少人?
抗生素每年帶走八萬人生命? !救星還是殺手?
濫用抗生素,禍及千秋
首先是會增強細菌的耐藥性。抗生素在殺滅細菌的同時,也起到了篩選耐藥細菌的作用。隨著突變,少部分細菌產生新的耐藥基因,它們在抗生素造成的生存壓力下存活下來並繼續繁殖,久而久之,耐藥細菌就會越來越多,造成抗生素失去治療效果。如果太多地把抗生素用在不必要的地方,就會增加環境中的細菌接觸到抗生素的機會,從而加快耐藥軍團的擴張。
其次是會出現藥源性疾病。指在藥物使用過程中,如預防、診斷或治療中,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後誘發的生理生化過程紊亂、結構變化等異常反應或疾病,是藥物不良反應的後果.世界住院病人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20%,5%出現致殘、致畸、致死、住院時間延長,3.6%-25%出現藥源性致死(我國國內為20%以上)。
同時,還可能會出現二重感染,即大量使用抗生素後,出現真菌感染。

抗生素誤區

誤區1:抗生素=消炎藥 
抗生素不直接針對炎症發揮作用,而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殺滅的作用。消炎藥是針對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鎮痛藥。

誤區2:抗生素可預防感染
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對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傷風、流感等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有害無益。抗生素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殺滅微生物的。沒有預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引起細菌耐藥。

誤區3: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貴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其實每種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優勢劣勢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選擇,堅持個體化給藥。例如,紅黴素是老牌抗生素,價格很便宜,它對於軍團菌和支原體感染的肺炎具有相當好的療效,而價格非常高的碳青黴烯類的抗生素和三代頭孢菌素對付這些病就不如紅黴素。

誤區4:使用抗生素的種類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現在一般來說不提倡聯合使用抗生素。因為聯合用藥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藥因素,這樣不僅不能增加療效,反而降低療效,而且容易產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細菌對藥物的耐藥性。所以合併用藥的種類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發生率就越高。

誤區5: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屬於病毒性感冒,細菌引起的感冒屬細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有用。

誤區6:發燒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發熱,對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傷風、流感等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有害無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為病毒引起,抗生素無效。

誤區7:頻繁更換抗生素
抗生素的療效有一個週期問題,如果使用某種抗生素的療效暫時不好,首先應當考慮用藥時間不足。此外,給藥途徑不當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狀態等因素也可影響抗生素的療效。如果與這些因素有關,只要加以調整,療效就會提高。

誤區8:一旦有效就停藥
  抗生素的使用有一個週期。用藥時間不足的話,有可能根本見不到效果;即便見了效,也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服夠必須的周期。如果有了一點效果就停藥的話,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經好轉的病情也可能因為殘餘細菌作怪而反彈。
制止濫用藥物,防範法規需升級防範濫用法​​規需“升級”
應該說,我國目前的藥品及食品管理法規中對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是有相關規定的,但這些規定主要限於衛生部門的內部規章及醫院管理中抗菌類藥物使用的操作流程,法律效力等級較低,法律強制力及處罰力度也相對疲軟。因此,在法律層面應該出台更為嚴厲的法規。

加強臨床使用的監管
患者只有在醫院,經過細菌藥物敏感性試驗後,具有嚴重的感染症狀且醫師認為必須使用,才能由醫師開具處方使用抗生素。此外,還必須經過醫護人員認可,並由藥房最終審定,強調使用抗生素的指徵性、針對性及方案性,使用程序審定非常嚴格。
另外,患者在必須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制度上應該不允許執業醫師直接運用最高端的抗生素類藥物(例如第四代頭孢),而是首先使用毒副作用較低的低端抗生素類藥物。

歡迎分享~~~~~~~~~~~

其他閱讀:

必看!你不知道的小秘密!

有些病痛吹風機一吹就能改善!

別浪費錢去醫院了!(歡迎分享)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39720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4歲彤彤有著一雙明亮大眼,但看電視時總是頭歪一邊,閱讀繪本也常瞇著眼,加上最近走路摔得到處瘀青,媽媽原以為是平衡感不好、運動神經差,直到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弱視,需進行矯正治療。 弱視常見症狀及評估方法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醫師李昇達說明,弱視發生的原因,是病患在視覺發育...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資料來源/美國癌症研究組織(AICR) 人口老化加上飲食不均衡、生活型態不健康的緣故下,根據衛福部公佈的癌症報告中,癌症的發生率每年都在增加。要如何預防癌症發生,成為重要的課題。美國癌症研究組織針對防範癌症發生列出10點建議,其中除了飲食外,還包括維持體重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顧健康的長輩要注意了!受疫情一度延期,台北市衛生局今(16)日宣布,台北市免費老人健康檢查將於4月20日(星期三)開放網路取號及部分院所現場登記服務,今年提供老人健檢服務特約醫事機構共53家,除原來42家醫療院所,還增加了11家診所一起加入服務,總計服務名額為5萬50...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拍板「發紅包」,決定今年度從3月至12月,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每人每月分別加發750元、500元,受惠人數估約有62萬人。衛福部今(15)日進一步提醒,在現有列冊中低收入戶31萬多人當中,有部分過去因為沒有領取補助,而沒有帳戶資訊,需要他們配合向縣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